论文案例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课题管理>区级课题>研究成果>论文案例> 文章

研究论文(王茜)

发布时间:2024/3/25 20:48:20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501次

探索更适合幼儿的户外体育游戏模式

                                   金坛区薛埠镇中心幼儿园  王茜                            

摘要:《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根据幼儿特点,去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是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的重要目标。对此,我们在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幼儿特点,基于区域联动的视角下,开展了户外体能循环运动的探索之旅。

关键词:户外体能循环  调查  学习  实践与教研   

幼儿园的幼儿参与户外活动时间一般每天不少于2小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开展户外游戏活动,靠的是老师和孩子们的智慧,而户外体育游戏模式如何更好地优化,让孩子们更好的发展身心健康,是我们努力的目标。经过我们的调查、学习、实践、教研等一系列的摸索,借鉴区域联动的方式,户外体育游戏是不是也可以循环联动,从而带动幼儿户外体能循环的运动。

一、我们的调查。

我们通过对自己本园内的调查发现,幼儿户外运动游戏存在很多弊端,往往游戏形式单一,运动器械辅助材料组合使用较少,幼儿有较长的时间在进行重复性游戏,虽然可以达到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但是幼儿的身体锻炼不能完全满足,大肌肉运动还达不到锻炼程度,走、跑、跳、钻、爬、投掷等锻炼往往不能完全体现在户外运动游戏中。对此,我们陷入深思,要改变现状

二、我们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就要弥补不足。大家深入的学习《指南》和《纲要》中健康领域动作目标、要求和指导要点等,学习优秀的幼教工作者发表的文章,以及一些相关的名师视频。借鉴别人的游戏经验,丰富我们自身的理论基础,便于我们能更好的找准实施路径,发挥大家的智慧,为接下来开展户外体能循环运动的实践奠定基础。

三、我们的实践与教研。

我们将幼儿园内的户外场地合理的进行划分,结合班级总数,共划分了12个场地,并绘制平面分布图,以及场地安排表,提前按周次安排每个班级所在的场地,并每周轮换不同场地,保证每个班12个场地都轮到。班级老师在得知自己班级所在的场地前一周,提前制定好下周的户外活动计划表,包括时间、游戏名称、材料投放、场地材料摆放图、指导重点及具体地点。这样前期的工作充分准备好,就可以进行实践了。

第一期实践:每个班级的一名教师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园后,根据自己本班本周的户外活动计划,提前去准备所需的户外游戏材料和器械,将其放在自己所对应的区域。前期不混龄的模式下,当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做完操后,教师带队将自己班级幼儿带到对应的场地,开始摆放设置器械位置尝试结合走、跑、跳、钻、投掷等动作训练来围成小循环,让幼儿进行户外循环运动。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主要以教师摆放游戏材料为主;中班、大班,少部分幼儿参与摆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教研活动,发现游戏不够生动有趣,形式也多类似,不够丰富多样化,中大班幼儿存在消极等待的现象,特别大班幼儿,教师辛苦规划场地、设计玩法,但发现幼儿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在重复自己的游戏。

第二期实践:每个班级的一名教师每天早上到园后,小班教师拿取所需的户外游戏材料和器械,中、大班带领班级的几名幼儿按计划去拿所需材料和器械。与第一期不同的是:中、大班教师带领幼儿前期先在班级了解所在的场地,让幼儿自主设计玩法和所需的材料,再进行投票,按投票的设计图去摆放和拿取材料。这样幼儿的参与性明显增强,并且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游戏结束后,还开展了分享交流环节,让幼儿说说今天的游戏收获和想法,发现的问题以及明天想怎么玩?

整体感觉已经有点样子了,但也依然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再次开展教研活动。材料与计划出现冲突,因为有些器械和材料是有限的,往往可能会出现先到先抢材料的现象。幼儿在实施设置游戏循环时可能会存在瓶颈或其它问题,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去进行干预,存在高控现象,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既然给了孩子自主权,就要相信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给幼儿探索试错的机会,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第三期实践:由于往冬天去,天气变得寒冷,沿用第二期实践的模式,尝试开展混龄活动,先尝试对中、大班进行混龄活动,错开时间,中、大班结束后,小班再出来进行班级自主户外体育循环活动。前期将户外器械材料柜里的材料按相对应的区域进行分类整理,并重新对应做好标记,总共划分了15个户外器械材料柜,并且保证每个区附近至少一个材料柜,这样可以使不同的区域户外器械材料能尽量满足幼儿的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没有大型玩具和大型器械的活动区也有丰富适宜的器械,让幼儿动静结合有效开展循环运动。每个幼儿都会有一个自己的户外游戏牌,早上在班级做好户外计划后夹在自己身上,每天可以自主随便选哪个区去进行游戏。当户外游戏时间开始时,也就是做完操,离开自己班级的队伍自主前往所选的区域,找到对应区域的老师,选择材料和器械摆放,形式多样,尝试对幼儿放手,进行体能循环运动。刚开始部分幼儿可能会因为不熟悉场地而走错,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自主回到对应区域。游戏结束后会随舒缓的音乐做一个放松运动,运动结束留在自己所选的区域进行分享交流,谈谈自己的游戏收获,发现的新玩法等等。当结束的音乐响起,回到自己班级所在的指定位置,大家集中后,重新回到自己班级

我们老师起初在混龄前很是担忧,但是结果我们错了,孩子们其实能很好地参与其中,虽然可能会有部分幼儿跑错场地或其它小状况,但整体孩子们都能很好地参与游戏。针对此次改变,我们再次进行教研,依然是剖析问题,探索在混龄模式下如何更好的让孩子进行户外体育循环运动。总结到:每个区的幼儿和教师分配要均匀;提供的器械和材料要丰富;教师要学会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材料投放和场地设置,合理利用区域从而更有效的让孩子可以在有限的场地进行多种锻炼。同时,让幼儿实现自主游戏

第四期实践:再次创新,小、中、大一起混龄参加户外体能循环运动游戏。每个区分配均衡的小、中、大幼儿人数和教师数,保育员也参与其中。小班的户外运动牌上用户外区域的标志来作为标记,前期小班教师要带幼儿熟悉场地和了解区域标志。为了确保三个年龄段孩子都能更好的进行混龄活动,采取了“以大带小”和“小小志愿者”的方式,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带着小班弟弟妹妹游戏,小小志愿者帮助应对找不到对应区域的小朋友或者解决其它问题。在实施下来,发现孩子们真的很棒,大班的幼儿会帮老师一起摆放和设置器械和材料,自主的去将不同材料结合围成一个区域场地内的小循环,中、大班哥哥姐姐也会带着小班弟弟妹妹一起游戏,保护他们,谦让他们,一起探索游戏的新玩法,让游戏更生动有趣。只有相信孩子,就会有奇迹发生。

每一次的创新实践都要总结问题和成果,对此,又一次教研,通过这次教研,肯定了在混龄中“以大代小”和“小小志愿者”的作用,教师也能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并梳理出幼儿游戏时当材料有限,不能满足计划时怎么办的问题,并结合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和实施策略,明确下一步可以就近取材,找替代物品或者针对某一种材料研究多种玩法,即“一物多玩”。在增加户外运动游戏的趣味性和动作技能多方面的练习的同时,使整个游戏场地上的各项小运动项目能更有效、更巧妙地串联和循环起来。

当然我们的实践和教研并没有停止,接下来还会继续做下去。为了更好的满足幼儿体能循环运动,我们园内的户外器械设施也在添置,后期我们还会结合不同的资源继续丰富我们的户外体能循环运动的形式,例如发挥农村幼儿园的本土优势,让游戏更生动有趣、形式更多样,相信我们在探索、实践的路上能取得更多的收获。让孩子们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通过体能循环运动,身体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解读

2.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月第1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百花东路29号 电话:0519-82661576

金坛区薛埠镇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